广播剧《南侨赤子》播出!三千南洋华侨如何在“死亡公路”上以血肉铸就“不沉补给线”?
2025年4月15日,在赴吉隆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之际,习近平主席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:“80多年前,马来西亚南侨机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奔赴云南,帮助打通滇缅公路这条生命线。这些佳话至今仍在中马两国人民中广为传颂。”
2025年4月15日,在赴吉隆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之际,习近平主席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:“80多年前,马来西亚南侨机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奔赴云南,帮助打通滇缅公路这条生命线。这些佳话至今仍在中马两国人民中广为传颂。”
这是一条地图上永不消失的红线。1938年,滇缅公路贯通于云南崇山峻岭之中。这条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国际通道东起昆明,西行经龙陵、畹町出境,直通缅甸腊戍,全长1146.1公里。20万云南各族民众在几乎没有任何机械的情况下,凭人力耗时9个月凿通这条“抗战输血管”。3
1938年10月,日军占领广州,中国的海岸线岌岌可危,大批作战物资囤积于缅甸仰光、腊戍等地,急需大量司机和汽修人员。南洋华侨中掌握驾驶和修理技术者众多,听闻祖国需要,陈嘉庚立即通过南侨总会发出征募通告,前来应征报名的青年总共有五六千人。最终,先后九批、共320